为进一步提升业务风险防控能力,增强住房公积金干部职工法治素养,近日,泾县管理部组织工作人员参加“民间借贷纠纷案件”庭审旁听活动,通过“沉浸式”法治教育,推动公积金管理服务提质增效。
本次旁听案件为一起典型的民间借贷纠纷,争议焦点涉及借款合同效力认定、电子证据采信规则及利息计算标准等法律问题。庭审过程中,工作人员认真观摩了法庭调查、举证质证、现场辩论等环节,重点关注法院对借贷双方资金流水、担保协议等材料的审查逻辑,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程序规范。“庭审中当事人因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困难,对我们业务材料的规范性提出了警示。”管理部工作人员在旁听后表示,“今后将更严格审查贷款申请材料,确保每一份证明真实有效。”
管理部认真思考总结旁听收获,结合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,将针对性强化三类管理。一是风险防控再升级。借鉴法院对“职业放贷”“虚假诉讼”的审查要点,完善公积金贷款申请人收入证明、婚姻状况、担保人资质的交叉核验机制,重点排查“异常流水”“重复担保”等风险信号。二是证据意识再强化。针对电子证据认定规则,优化线上业务办理流程,明确要求借款合同签订、抵押权证录入等环节高效规范,确保转账凭证等证据链完整可溯。三是服务流程再优化。从当事人举证困境中反思服务短板,依据近期一系列优化使用公积金新政,及时更新梳理《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指南》等材料清单,避免群众因材料不全反复跑腿。
此次旁听活动是泾县管理部“法治+业务”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。通过“庭审旁听”这堂生动的法治课,既强化了工作人员“证据留痕、程序合规”的业务底线思维,也为防范资金风险、提升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路径。下一步,管理部将持续推动法治实践与公积金管理深度融合,“以法为盾”为全县缴存职工筑牢安居保障防线。